在现代高校环境中,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源,如学业压力、社交压力、就业压力以及家庭期望等。这些压力因素相互交织,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。据相关调查显示,相当比例的高校学生在求学期间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焦虑、抑郁、人际关系困扰等心理困扰。例如,在期末考试期间,许多学生因为担心成绩不理想而出现焦虑情绪,严重者甚至会产生逃避考试、自我否定等行为。 对心理援助的需求迫切 当学生遭受心理因素干扰时,他们急需得到专业的帮助和支持。然而,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例如,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通常有固定的开放时间,且学生可能因为害羞、害怕被他人知晓等原因而不愿意主动前往咨询室寻求帮助。此外,一些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数量相对不足,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。
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接听学生的求助电话。这一方式打破了传统心理咨询的时空限制,使得教师无论身处校园内还是校园外,都能够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。例如,教师可以在家中、办公室或者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时,只要有网络连接,就可以登录系统接听学生的电话并给予帮助。